('\n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n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四面,乙四、禅净双修,理事无碍。
\n
这一科是正宗分的第四科,首先我们先解释标题禅净双修,先解释这个禅,这个禅具足来说,应该是翻成禅那。这个禅那它有两个意义:第一个是静,就是寂静的静;第二个是虑,思虑的虑。
\n
什么是禅那的境界呢?就是他要能够静,就是我们内心当中,要专一的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明静不动叫做静,这个是跟定相应的。其次这个虑,就是正确的思虑,这个正确的思虑就是一种观,智慧,就是我们能够观察我空跟法空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能够观察到诸法的真实相的智慧叫做虑,所以这个虑是就着智慧来说。
\n
从这个意思就看出来,这个禅那里面的内涵是有定、有慧;有慧、有定,是一种定慧等持的境界。
\n
这个净指的是净土,这个地方的净土,指的是信愿持名,求生西方,就是一种修因证果,信愿持名是约因地的修持,求生西方是一种果地的证得。
\n
这个地方讲双修,什么能够双修呢?理事无碍,这个理指的是理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这个事指的事修,就是信愿持名,求生西方。当然这个理也可以说是前面的那个禅字,虽然禅是有定慧,但是多分来说还是以般若波罗蜜为主,般若波罗蜜。
\n
所以这个理是一种二空真如之理。我们的空性的理论,不要去障碍信愿持名求生西方,虽然信愿持名求生西方,也不要去障碍二空真如之理,这个叫做理事无碍。这两个法在我们内心同时的运转。一切法毕竟空,但是信愿持名求生西方,虽然信愿持名求生西方,还是观一切法毕竟空,这两个法在心中运转的时候是没有障碍的,彼此不互相障碍,这个就是理事无碍。
\n
这个地方我们分两科来说明:初、禅净之别。二、禅净双修。先说明禅跟净的差别的内涵,再说这两个应该如何的双修,先把这两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