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监学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n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二面,「转变由心」者。
\n
我们在印祖《文钞》当中,讲到了净土的修行方法是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属于正行;第二个是属于助行。
\n
一、正行
\n
这个正行就是「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能够往生阿弥陀佛国,主要的一个因缘,就是我们临命终的时候,能够以真实的信心,以及坚定的愿力,把阿弥陀佛的名号,在心中分明的显现出来,假藉信愿持名的因缘,跟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就这样感应道交,这个就是往生的一个正行。
\n
二、助行
\n
这一科所说的是一个助行。这个助行,就是「深信因果,断恶修善」。
\n
我们对于这种业果理论的认识以后,我们能够忏除罪障、积集资粮,这样子的行为,能够帮助我们临命终那个佛号,使令那个佛号,能够更加的坚固,更加的广大,所以叫做助行,它有帮助正行的功能。
\n
这个「深信因果,断恶修善」我们是分成两个部份:第一科是讲业果的理论;这一科是讲到业果的修行。业果的修行,印祖他提出了两个观念:第一个就是「报通三世」;第二个是「转变由心」。「报通三世」我们说过,现在是讲业果的转变。
\n
「转变由心」这句话,我们做一个大概解释。这个转变指的是一种因果的转变,因的转变,乃至于果的转变。这个因的转变跟果的转变,主要是靠谁转变呢?是靠我们这一念心。
\n
这句话我们可以从《楞严经》里面得到一个印证,佛陀在《楞严经》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假设我们起的是一个善心,这个善心生起的时候,它就能够引生种种的善业,乃至于可以引导我们到这种可乐的果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