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他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慢慢的罪障消除,善法的功德、一切的波罗蜜慢慢的圆满,布施圆满,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慢慢圆满。当然这整个结果,这个菩萨他能够注意这个缘起,他的生命是增上,他会从「人」的法界,生到「天」的法界,乃至于生到「二乘」,最后总有一天能够成佛。就是说他的生命一定是不断的增上。
\n
二、颠倒众生
\n
这个众生就是愚痴,怎么说呢?
\n
「常作恶因,欲免恶果」。
\n
就是说他不知道这个宇宙人生是有一个轨则的,他认为这个宇宙人生没有轨则。没有轨则,他在造恶因的时候,他就经常造作恶因,这烦恼不调伏,随时就发动烦恼,就造罪业。但是他造了罪业,他的心情呢,「欲免恶果」,他又不希望去得恶果报,那这个是非常矛盾的。
\n
下面讲一个譬喻:「譬如当日避影,徒劳奔驰。」你又喜欢在太阳下,但是你又不想有阴影,这当然是徒劳奔驰,你再怎么跑阴影都是有、都存在的,就是你造了恶因,这个果报是逃不掉的。这个是印祖把一个觉悟的菩萨,跟一个没有觉悟的众生的情况,做一个总说,再看下一段。
\n
「每见无知愚人,稍作微善,即望大福;一遇逆境,便谓作善获殃,无有因果,从兹退悔初心,反谤佛法。」
\n
我们学了佛以后,或者没有学佛,只要你不了解宇宙人生缘起的正见,都是一个愚痴的人。这个愚痴的人,他也愿意做一些善业,稍作微善他可能造了一个小小的善业,但是他就想要马上得到大的福报,不是下辈子,我现在就要看到大福报。这种情况一遇逆境,假设他有逆境的出现,他就会说,我做善反而遭到灾殃,这个世间上,完全没有因果的法则。他就退悔初心,既然世间上没有因果法则,我为什么要造善呢?我随顺我的习气不是很好吗?甚至于反谤佛法,就是佛法讲的因果,其实没有这回事情,反谤佛法。这样子就是:
\n
第二段、「岂知报通三世,转变由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8页 /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