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是造恶业的时候,是没有病苦,现在断恶、修善,生病了,或者是贫穷,或者不如意的事情。这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他开始修善以后,会有这种轻贱、病苦、贫穷、不如意的果报出现呢?这以下就解释。
\n
「先所作永堕地狱,长劫受苦性业,即便消灭。尚复能了生脱死,超凡入圣。」
\n
因为这个人在没有断恶、修善之前,他累积很多的罪业。累积很多罪业以后,他发惭愧心、菩提心,断恶修善的时候,就动摇了他的这个恶业。就是怎么样?就是重报轻受,把这个恶业给逼出来,使令他这个地狱的果报,转成了被人家轻贱,或者是有病苦,或者是贫穷,乃至于一切身心不如意的事情。所以说他这种微小的痛苦,就可以使令他「永堕地狱,长劫受苦」的业,就是这样消灭掉,就是重报轻受。不但是这样子,这只是破恶而已,因为他发了菩提心的缘故,「尚复能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他在生善方面,能够超凡入圣。这个是讲到他的恶业的转变,以及他的善***德的情形。
\n
就是这个人生命的果报转变,不管是因、不管是果,都不离开我们这一念心,这叫「转变由心」。这是从佛法的角度来看,讲得比较深,我们也可以从儒家的角度,我们看附表第十。
\n
附表第十,这个倒是可以做我们学佛的基础,忏公师父也经常说,儒学是佛学的基础。我们看这个转变由心,站在儒家的角度,他们的内涵。
\n
我们就以《了凡四训》来做一个说明,这当中分成了三大科:第一大科是「先明罪业之相」;第二大科是「正示转业之法」。说明转变业力的方法。第三科是「结示罪灭之相」。再说明罪灭所显现出来的相状。我们先看这个罪业之相。罪业之相分两科:第一个是总说;第二个是别明。先看总说。
\n
附表十—转变由心
\n
壹、先明罪业之相
\n
(一)总说
\n
【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