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钱,这不见得有效的,你倒不如能够真正感同身受,这个是最重要的。
\n
第六「兴建大利」。
\n
这个地方在《了凡四训》说,就是你这个善法是能够普遍利益一切众生的。或者你是一个国家的官,做官的人,你的这种决策,能够决定老百姓的祸福,就是你造的业,都是大的业力,大的善业、大的恶业。要以佛法说,你干执事就是这样,干执事呢,就是大功德跟大罪过,因为你面对的是整个三宝的境界,面对的是十方的僧众,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要注意。做官的、做执事的,这造得都是大的业力。
\n
第七「舍财作福」。
\n
这个就是布施,用财物来布施一切众生,修持福报。
\n
以上的七个都是属于福德之善,这以下讲智慧,福德还是不够应该要智慧。
\n
第八「护持正法」。
\n
我们应该思惟宇宙人生,众生的苦恼,主要是来自于他心中的无明。他为什么造恶业呢?因为他没有智慧,所以这个佛法的真理就特别重要,我们应该要「护持正法」。不过这个「护持正法」,在律上它是分两类:第一个是属于外护;第二个是内护。假设你是一个居士,你的「护持正法」就是外护,你盖一间道场,就是一些布置道场环境的,把这个环境布置好,来听闻佛法,这个都是外护。出家人就是内护,你能够有闻、思、修三种智慧来弘扬佛法,就是内护。不管是外护、内护,都是「护持正法」,使令正法能够久住,广泛的利益一切众生,这个就是「护持正法」。
\n
第九「敬重尊长」。
\n
前面的是对法的尊重,这个是对人,对这个父母师长。《了凡四训》说这个就是最关乎阴德的事情,要能够尊重,这个都属于智慧的资粮。
\n
第十「爱惜物命」
\n
是属于慈悲。「爱惜物命」在《了凡四训》提出了有四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