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对治烦恼习气。换句话说,一切的法门,是以净心为要,净心,彻悟大师说:一切的行门,以净心为要。我们一切的修行,不管是哪一个宗派。我们所趣向的目标,就是在返妄归真,恢复我们的清净心,这是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对治烦恼习气。
\n
我们这样子不断的用功,每天用功加行,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我们怎么知道修行是不是有进步呢,这以下印光大师告诉我们一个判断方法,「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就是说我们有时候静下来检讨自己的身口意,我们的烦恼习气减少了一分,表示我们修行就进步一分;如果说烦恼习气都没有改变,这就是谈不上修行功夫了。这一段等于是印祖他标出的修行进步的一个标准。
\n
再看第二段,我们的习气应该怎么对治呢?这以下就说出来了。
\n
第二段、「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
\n
有些人他修行愈力,愈精进,他能够在拜佛、持咒念佛当中,做很大的加行,但是,习气愈发者,他愈修行,结果我们跟他的生活一接触,发现他的烦恼,贪烦恼、瞋烦恼、我慢心比以前更重,比没有修行之前更严重。这件事是怎么回事呢?
\n
印祖讲出一个他的因缘,「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这个是因为他在加行的过程当中,只知道依止外在的数目,他知道我今天把功课做完了,我今天已经拜了一千拜了,这件事情功课圆满,他内心只是注意整个外在的事项数目,不知道用佛法的道理来照,来观照这一念的烦恼,不知道用佛法的道理消化,来观照修正这个内心的烦恼,所以「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妄想执着所造成的结果。
\n
这就是他为什么会愈修行,烦恼愈重,就是这个样子,他根本就没有把这个法消归到内心上。
\n
应该怎么办呢?
\n
「当于平时,预为提防,则遇境逢缘,自可不发。」所以说,我们对于这个烦恼习气,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