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烦恼创造出来的,不是说离开我们这一念的烦恼心,有生死可得,不是的!不是说上帝在主宰我们,没有这回事情。是我们这一念的烦恼心,念念创造,积集一个强大的力量,使令我们一次一次的随顺业力去得果报,这是我们过去所归依的境界有问题;现在我们归依佛以后,就不同!「念念成就极乐世界功德庄严」,这个时候,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所以你这个所归依的境界一转变,你的果报就有转变。
\n
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禅宗有一句话说:不以一切万法为伴侣。禅宗的境界是很高,它的意思就是,他这一念心跟二空真如理相应的时候,一切的染法、一切的净法都不现前,诸相叵得,他内心是一个完全无住的境界。但是我们这一念心,不以一切万法为伴侣,那是一个圣人的境界,凡夫的心都是有伴侣。你可以想想看,你只要起一个念头,一定有能所,有一个能缘的心,一定有一个所缘境界,可能是攀缘善的境界,也可能攀缘恶的境界。而我们内心会随着恶境界而转。譬如说,我们如果想到一个不欢喜的人,我们内心可能就是会起瞋恨心;我们攀缘一个亲人,我们心就起慈悲心。所以我们内心会随着我们的伴侣而有变化,我们这一念心是一定要有伴侣的。这个「无住」是圣人的境界。这个地方你要注意你的伴侣,因为你的所缘境,会深深地影响到我们内心的造作,如果你跟烦恼为伴侣,那当然就是一个念念成就三界生死的果报;如果你的心是跟佛为伴侣,就念念成就极乐世界功德庄严。所以我们应该要抉择,你依止烦恼是什么过患?依止佛陀是什么功德?这个地方我们必须先抉择出来,要把「贼」跟「主」人抉择出来,谁是我们的依止处,这个地方要先说明。这个是从理论上来说明。
\n
经过我们前面的认识以后,我们看第二科、正示归依之修行方法。
\n
(一)正示归依之修行方法
\n
这个地方有三个次第,我们根据藏传佛教的本尊相应法里面,它的次第把它排出来。先看
\n
第一个阶段、「依止圣教,抉择所归」。
\n
我们这一念心是无明作主,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内心的境界,也不是说完全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6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