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监学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五面,
\n
丙三、结示劝修
\n
这一科是讲到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在这一科当中,印祖告诉我们,我们念佛的人,必须要确认我们修行的目标,所谓真正为了解脱生死的痛苦,发起一种追求无上菩提的心。这一科是有两个内容:第一个是厌离娑婆;第二个是欣求极乐。
\n
首先厌离娑婆,印祖要我们思惟三世的因果,思惟我们过去生,曾经依止我们这一念的烦恼心,造作了很多的恶业,杀盗淫妄,乃至于五逆、谤法的罪业。而这些罪业都积集在我们这一念的心中,随时会遇到烦恼因缘的滋润,就使令我们到三恶道去受苦了。所以三界不是一个安稳的住处,我们说厌离娑婆,娑婆世界不是我们的安稳住处,我们内心到底应该是要追求什么样的境界呢?就是所谓的欣求极乐。
\n
在第二科当中,印祖告诉我们极乐世界种种的依正庄严,正报的身心、依报的国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要说明一下,极乐世界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跟诸天要有所简别,很多人念佛人,嘴巴不讲,但是他内心当中,深深地爱着诸天的欲乐,这样子就使令他以念佛的净行,在诸天里面得一个果报。印光大师说,这个情况,就好像是拿摩尼宝珠换糖果吃一样,太可惜了,怎么说咧?因为诸天的欲乐是非常美妙不可思议,但是它有两种过患:
\n
第一个,它有无常败坏的过患。诸天的快乐现行时候,你的身心是非常的快乐。但是诸天的身体,一生当中没有老没有病;他一生不老,他的生相庄严美妙;一生也不生病,他一生病的时候,这个五衰相现,就是你要死亡。你在没有死亡之前,你那个身体不必工作,衣食自然,也没有老的痛苦、没有病的痛苦,一生就是为了享受而生活,享受种种五欲的快乐。但是这种快乐会失掉、会坏失。坏失以后,又使令我们到三恶道去了,所以这种快乐是不究竟、不坚固的。
\n
其次,诸天的快乐会增长我们的颠倒想。因为这个五欲的快乐是有漏的境界,我们在那个五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