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略史」我们先介绍这个说法主。我们对说法主有信心,有认识,我们再研究他的法也容易相应。学人根据《印光大师文钞》的内容,把它会归成五科来跟诸位说明印光大师的略史。第一科是「舍儒出家」,我们看内容。
\n
甲一、前言
\n
乙一、作者略史
\n
一、舍儒出家:
\n
【师讳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陕西合阳赵氏子。幼随兄读儒书,颇以圣学自任,和韩欧辟佛之议。后病困数载,始悟前非,顿革先心。年二十一,出世缘熟,投终南山南五台莲华洞寺道纯和尚出家,时清光绪七年辛巳岁也。】
\n
这是印光大师他出家的因缘。我们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介绍印祖的身世。「师讳圣量字印光」。这个「讳」,就是一个回避的意思。我们出家人有内号跟外号。这个内号,就是所谓的印光大师讲的「圣量」,一般的内号只有自己的师长,还有国王才能够称呼你。我们一般同参道友是应该称外号,就是字「印光」。所以这个圣量要加一个「讳」,就是我们要尽量回避去念大师的内号,这是尊重的意思。
\n
「别号常惭愧僧」。前面的圣量跟印光,是师长所给的。这以下是印光大师他自己取的一个别号,叫「常惭愧僧」。我们解释一下常惭愧这句话。这句话,对印光大师整个修持有很大的影响。先解释这个「惭」跟「愧」。「惭」在《百法》上说:「依自法力,崇重贤善」。就是说,我们依止我们自心的力量。「自」自己的自,自心的力量。「法」就是教法。这个意思就是我们以一种尊重心,尊重自心就是尊重已灵,以及尊重教法。我们由于尊重我们的自心,以及尊重教法的缘故,使令我们能够「崇重贤善」,能够推崇尊重贤善的人,这个叫做「惭」。
\n
换句话说,我们一个修行人,看到有些人:哎呀!这个人能够诵《法华经》、诵《华严经》,这个人待人处世老实厚道。如果我们内心当中嫉妒,甚至于排斥他,这就不是崇重贤善。或者我们有些人,看到这些人有功德,他也无所谓:哎!你的功德,那是你的事。他一点都不在乎,这样子也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