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实实的自利利他,但是他因缘成熟了,五十八岁以后,厚德流光,终不可掩。这功德力具足的时候,任何境界都不能障碍,很自然的。
\n
【徐氏跋云:「***陵夷,于今为极,不图当世,尚有具正知见如师者,续佛慧命,于是乎在!」】
\n
这个徐蔚如是当时的一个大居士,他赞叹说:这个***,说这佛法广泛的说明十法界的缘起,的确是大,但是这个***,到了末法以后,就是衰微了,邪知邪见,这个法门就是陷阱,搞不清楚谁是佛法,谁不是佛法,在这个时候是最厉害的。「于今」这个可能是清朝末年,或者是民国初年的时候。「不图」,想不到在这个末法的时代,混乱的时代,还有具足正知正见如印祖这样子的人,「续佛慧命,于是乎在」,就靠印光大师。不过这个续佛慧命,当然一个善知识不可能说所有功德都圆满,《印光大师文钞》的续佛慧命的功德,主要的是表现在净土上,所以道源长老写赞叹印光大师传记的时候,他说印光大师是清末民初中兴净土的一个最大的功臣,净土法门到最后能够再一次的兴盛,就是印光大师,这是在民国初年的时候,就靠印光大师,他有这样殊胜的佛法因缘。
\n
我们再看最后的「舍报往生」。
\n
就是印祖的最后的临终的情形,我们分三段说明,先看第一段。
\n
五、舍报往生:
\n
【师之示寂也,预知时至。民国二十九年春,有云:「今已八十,朝不夕保。」又云:「光将死之人,岂可留此规矩?」逮冬十月二十七日,略示微疾,至二十九日午后一时,即命召集在山全体职事及居士等,至关房会谈。告众曰:「灵岩住持,未可久悬。」即命妙真任之,众表赞同,乃詹十一月初九,为升座之期,师云:「太迟」。改选初四,亦云「迟了」,复择初一,即点首曰:「可矣。」】
\n
这段是表现出印光大师他的预知时至,「师之示寂也,预知时至」。
\n
这件事情是这样,我们修净业的人,我们在栽培信愿持名这三种功德的时候,刚开始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6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