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纸上镀了层金边。
\n
小丽笔下的“新阿姨”扎着高马尾,和她昨天在镜子前扎的发型一模一样。
\n
帆布包里的活页夹又开始发烫,这次不是因为理论笔记,而是那些被折角的案例、被圈红的量表,突然有了更具体的温度——它们不再是用来证明“学历有用”的工具,而是能真正触到一个小女孩的呼吸、一个母亲的焦虑、一个父亲的无措。
\n
她合上丝绒小盒时,手机在包里震动,是李薇的消息:“刘先生那边确认了,下周三上门试工,你准备套儿童自主能力培养的方案。”
\n
苏蘅望着窗外摇晃的梧桐叶,突然想起李宅李爷爷说的“桃酥要趁热吃”。
\n
有些改变,或许也该像烤桃酥那样——火候要准,温度要匀,等香气飘出来时,谁都挡不住。
\n
她把小丽的画小心夹进活页夹最里层,那里贴着她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页,第一行写着:“致所有被轻视的‘无用知识’,你们终会在某个烟火角落,发出最实在的光。”
\n
蓝山咖啡馆的铜铃再次轻响,苏蘅起身时,瞥见玻璃上自己的影子——马尾辫甩了甩,像是在应和画里那个扎着同样发型的“新阿姨”。
\n
苏蘅走出蓝山咖啡馆时,梧桐叶在风里打着旋儿落在肩头。
\n
她捏了捏帆布包,里面丝绒小盒硌着大腿,像揣了团温热的火。
\n
手机又震了震,是李薇的语音:“刘太太那边我打过招呼了,说你是北师大附小前校长推荐的育儿顾问——她以前当小学老师,最信这套。”
\n
她站在公交站台边划开语音,李薇的声音里带着少见的郑重:“小刘总昨天特意给我发消息,说你要是能搞定这单,金管家季度之星非你莫属。”风掀起她的发尾,苏蘅望着站台玻璃上自己的倒影,忽然笑了——上周李薇还皱着眉说“硕士当保姆是屈才”,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