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如果回答偶像是本地知名商人,这有可能会得罪印尼华人。
\n
心思转得快,陈响胸有成竹道,“我的商业偶像是康百万,明清时期传承十二代的河南巨商,我的经商理念是康家的‘留有余’。”
\n
“‘留有余’既是经商智慧,也是处世哲学,”陈响回答流畅,侃侃而谈,“这是豫商与河南人留给我们的传统智慧、文化结晶。”
\n
林夏眼睛眨眨,她不知道什么是‘留有余’,这下尴尬了。
\n
苏姗托也不知道,她不怕没面子,直接问出声,“‘留有余’是什么意思?”
\n
东方大国的文化精髓,河南人传承下的大商业智慧,但凡让老外学去一点,都是巨大损失,因此陈响不想说,不想让别人都知道。
\n
奈何苏姗托问,林夏也一副求知模样,考虑两人都是华人,不算外人,陈响介绍道,“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
\n
“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n
“这四句是总结,”陈响介绍,“有专业书籍解读,详细扩展这四句话。”
\n
陈响这样说,也是这样做,比如:建议徐多田赚到钱后给东方大国大学食堂捐大米,让学生免费吃米饭。
\n
给哈工大捐科研经费,也是同理。
\n
身体力行,表里如一,不虚伪,不做作。
\n
听完陈响介绍,苏珊托表情一脸懵,林夏也是,他们听不懂,也没听过。
\n
把两个女人表情看在眼里,陈响才想起965年印尼‘九三〇事件’。
\n
这个事情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