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正值鬼月,正是一年最热的时候,经由泉州港运回来的白银刚刚转运到京城。
皇帝便下令,此后倭国再输送回来的白银,由户部侍郎某某筹措军粮,又命户部郎中焦宏去云南督饷。
军报通过驿站快马传向各处,只各处一二把手得知,国家又要打仗了,而民间百姓一无所知,他们还沉浸在土地的丰收和鬼月的祭祀之中。
农历七月,小麦丶黄豆等都收了,稻田里的稻子也在转黄,只等月底丰收。
不知是不是去年水灾风灾,把今年的大灾都提前发了,今年只年初耕作那会儿有过轻微的乾旱情况,而后风调雨顺。
此时,田里的稻子才施过肥,前段时间刚下过一场雨,稻田里有浅浅的一层水,稻穗已经开始微微低垂,此时阳光灿烂,风一吹,青浪起伏,似乎还有稻花的香气。
潘筠他们正蹲在稻田里捉螃蟹,张子望沉着脸瞪他们,骂道:「那螃蟹才多大,你们是没吃过还是怎麽的?」
潘筠刷的一下拎起一只,大声道:「院主且看,我认真挑选过的,这只够肥,可以吃了!」
田主也乐呵呵地道:「可以吃,可以吃,今年这蟹苗放得早,也比往年的大,水草丰美,所以今年长得比去年好。小道长们喜欢多抓一些。」
张子望连忙和他道歉,训斥学生不懂事。
田主不以为然:「道长们愿意来我们村做法事,我们只是请顿螃蟹宴,还是我们怠慢了呢。」
说是螃蟹宴,席上当然不可能只有螃蟹,甚至,螃蟹并没有多少。
潘筠他们虽然下田抓了,但只是玩儿,真正抓上来的不多,也就一个人能分到一只。
田主一看他们就是很知分寸的人,更高兴,更热情的招待他们了。
潘筠一脚泥,拎着鞋子就湿漉漉的从田里爬上来,踩着草走到水渠边洗脚,一边洗一边问:「里正,你们这村子的水渠挖得真好,年年都修吗?」
田主笑道:「不是一年,但每隔一年便要清淤,不然这水渠会淤堵的,水利是需要维修才利于人,不然就是害人了。」
潘筠点点头。
田主见她虽穿着学生的道袍,但从张子望和其他学生对她的态度便猜出她身份和能力不一般。
不然,刚才张子望那样训斥,其他学生都缩脖子,只有她一点不怕。
所以他对她也很客气,论人情世故,他是认真的。
他朝潘筠走了两步,问道:「小道长,七月半快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