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丝疲惫,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动。
或许是被江彻的决心打动,或许是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罐头实在没了办法,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儿子一次。
“钱可以给你,但要是搞砸了,你就老老实实给我去地里刨食!”
江彻嘴角微微上扬:“爸,你不会有这个机会的。”
他知道,自己赌赢了第一步。
当天下午,江彻就麻利地将缝纫机和收音机卖给了县城的旧货商人,换来了一百二十块钱。
这笔钱,在这个人均月收入只有几十块的年代,算是一笔不小的款项了。
他没有丝毫耽搁,先去供销社买了几十张质量最好的白色卡纸,又买了红、黄、绿等几种颜色的颜料和几支新的毛笔。
回到家,江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开始凭借前世的记忆和对后世流行元素的理解,重新设计罐头标签。
他摒弃了原本那粗糙失真的水果图案,改用简洁明快的线条勾勒出饱满诱人的水果形态,再配上鲜艳又不失和谐的色彩。
最重要的是,他给罐头起了一个全新的名字——“喜盈门”。
这个名字,既喜庆,又朗朗上口,寓意着美好和丰收,完美契合了八十年代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标签的排版也做了精心设计,突出了“喜盈门”三个大字,品牌辨识度当场拉满。
他画了十几张不同的设计稿,反复比对修改,直到深夜,才最终敲定了几个方案。
第二天一早,江彻揣着设计稿和样品罐头,直奔县供销社。
供销社主任王海,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戴着黑框眼镜,一副精明干练的模样。
“王主任,我是江建军的儿子,江彻。”江彻开门见山。
王海推了推眼镜,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哦,万元户的公子啊,有事?”
语气中带着几分客套,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轻视。显然,江家花光积蓄买滞销罐头的事情,他也听说了。
“王主任,我爸那批罐头,我想换个方式卖。”江彻直接将新设计的标签和贴好新标签的样品罐头放在王海面前。
王海拿起样品罐头,眼前当场一亮。
新的包装确实比原来那个“红星牌”强了不止一个档次,光是看着就让人有购买的欲望。
“喜盈门?”王海念叨着这个名字,点了点头,“这名字取得好。”
“王主任,我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