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他是学医的,可关於历史和时政,我俩总有共同话题……”
“有一次,他在大夏国家图书馆的二楼走廊,问了我一个问题……他问我,金陵大屠杀,被屠杀了三十万人,这个数字,是怎麽得出来的,他说,这不可能恰好是个整数,所以一定是个约数。问题就是怎麽约的?有无明确的记录能够证明?”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震怒!”
“他娘的,你个小鬼子,竟然敢问我这种问题。”
“可当我直视他的双眼,看见的,竟然只有渴求……对真相的渴求,没有半点冒犯的意思!”
“我一时有些羞愧。”
“脸臊得通红。”
“脸红不是因为我误解了他,而是因为我无法回答他……”
“我竟无法直接回答他,这些数字是怎麽统计来的。”
“我在军校,学军事运筹丶学作战指挥基础丶学军事信息系统,却回答不了一个邪倭台人,金陵大屠杀,三十万同胞被杀,这个数字是怎麽来的!”
“惭愧啊!”
“我只能跟他说,你可以自己去仔细去找一找史料,看看是怎麽计算的。大夏国家图书馆应该就有记录……”
“随後我转身就“逃”……”
“我觉得这个“小鬼子”大概是一时兴起,想要替他的国家和民族辩解……我没法和这家伙当朋友了,我和鬼子当不了朋友……”
“可我没想到,他一周后,在大夏的国家图书馆,又找到了我,他瘦了一些,但眼睛出奇的亮!”
“他竟然跟我说,他找完史料了。按照他的估算,如果只算金陵沦陷后,屠杀的人数,应该比三十万多一些。如果计算,金陵保卫战,爆发到结束整体的话,总人数应该在四十万左右。”
“然後他问了我一个让我至今耿耿於怀的问题……”
“屠杀的记录是有的,用於统计大概人数也是足够有说明力的,为什麽你们不把这些内容放进教材中?而是只写一个数字?”
“或䭾至少列出一个名目,让学生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去查证?以至於他觉得几乎每个大夏人说起邪倭台,都会把金陵大屠杀拿出来,却没有一个人,包括我,能够给出数字的证据?在他看来,这很不应该……”
“後来……他博士毕业,没有回邪倭台,而是去了美莉卡,而我们也再没有了联系……但是他的这个问题,每每想起,却还是让我觉得惭愧。”
“我和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