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是技术的落后与浪费。
卷宗里记载,为了清淤,他们采购了大量的竹筐、独轮车,这些都是消耗品,损坏率极高,成了一笔巨大的糊涂账。
而对于河床的勘测,更是只凭老河工的经验,导致清了下游,上游的泥沙很快又冲了下来,周而复始,永无宁日。
这哪里是在修河,这分明是在用银子......养活了一整条依附于这条烂河道的利益链啊。
贾环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冷冽。
要破这个局,光靠查账杀人,是最低级的手段。
杀了张三,还有李四。
真正要做的,是斩断这条利益链,用一套全新的、高效的、让他们无可辩驳的模式,取而代之!
他重新拿起笔,开始在草纸上飞快地书写。
他没有写弹劾的奏章,而是在写一份......
项目计划书。
引入总包制,明确总预算与总工期。
推行计件薪酬,挖多少土方,拿多少工钱,多劳多得。
改良工具,制作更耐用的铁斗车,甚至......
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简易的清淤船。
最关键的,是提出流域治理的概念,勘测上游水文,植树固沙,从根源上解决泥沙问题。
这些超越时代的理念,每一个都足以在当朝的官场上掀起一场地震。
贾政让他藏锋守拙。
他自然明白,这份完整的计划书,现在还不是交出去的时候。
他将这份凝聚着现代管理学精髓的草稿锁进箱底,然后才拿起另一张纸,开始写那份准备呈给贾政的功课。
在这份功课里,他只字不提那些惊世骇俗的改革,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账目本身。
他用自己后世的会计知识,将那些勾连的假账一一剖析,清晰地指出了其中几处最明显的亏空,并将矛头巧妙地指向了几个具体的物料供应商和工部小吏。
这既能展现出他明察秋毫-->>的才,又不会显得太过妖孽,恰好符合一个天资聪颖但经验尚浅的少年形象。
他要让贾政看到他手中的利刃,但暂时,只会让他看到刀鞘的华美。
官道之上,烟尘滚滚。
一队插着平安镖局旗号的商队,正缓缓向南行进。
钱升就混在这队商旅之中。
他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