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美目中,异彩更盛。
她没想到,贾环竟能将一句杀气腾腾的诗,解出这般正大光明的道理来,这份辩才,这份急智,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薛宝钗则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掩盖了她眼底的惊涛骇浪。
她看出来了,贾环绝非偶然。
这番话,逻辑缜密,引经据表,分明是早有腹稿,是为自己这首石破天惊的诗,准备好了万全的应对。
此子心机之深,城府之沉,远非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可比!
贾政也被这番激浊扬清的说法说得一怔,但脸上怒容未减,冷哼道:强词夺理!那‘我若为青帝’又作何解青帝乃司春之神,岂是你能妄称的!
父亲明鉴!
贾环朗声道,此句,正是儿子之‘君子志’所在!《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菊花生于秋,凋于冬,此乃天命。然儿子身为读书人,圣人教诲,是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之志。若有朝一日,儿子能学有所成,身居高位,手握权柄,能如青帝一般号令四时,儿子所求,并非一己之荣华,而是要‘报与桃花一处开’!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感染力:何为‘报与桃花一处开’就是要让那受天时所困、孤-->>芳自赏的君子之花,也能享受到春日的温暖!就是要让那些有才德之士,不必再受寒霜之苦,能与世俗认可的‘桃花’一般,在最美好的时节,一同绽放,报效国家!此非僭越,乃是读书人最大的宏愿!父亲,这难道不是您常常教导儿子的‘仕途经济、报效君王’之道吗
一番话说完,整个院子落针可闻。
贾政彻底呆住了。
他死死地盯着贾环,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有震惊,有怀疑,但更多的,是一种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
触动。
仕途经济,报效君王!
这八个字,是他一生的执念,也是他心中最大的痛。
他寄予厚望的嫡子贾宝玉,视之为粪土,整日与女孩儿厮混,念些《西厢》《牡丹亭》之类的靡靡之音。
而这个他素来鄙弃的庶子,今日却站在他面前,将一首看似反叛的诗,剖析得淋漓尽致,最终的落脚点,竟是他最看重的经世济民之道!
他看着贾环那张因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那双燃烧着火焰的眼睛,再转头看看旁边被这番阵仗吓得有些不知所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