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轨迹纤毫毕现。
\n
“侦测:第3号次级谐波节点偏移0.07%,正与第7号应力堆积点产生微弱干涉。干涉效应累积中,预计在3.7秒后触发局部能量湍流。”小莺的预警冰冷而精准。
\n
就在何承远全神贯注准备调整下一组频率时,夜莺动了。她仿佛被操作台上某个闪烁的指示灯吸引,自然地向前挪了一步,手肘“不经意”地轻轻碰触到控制台边缘一个不起眼的、标注着“环境场补偿微调”的旋钮。
\n
她的指尖极其轻微地、如同羽毛拂过般,将那个旋钮的刻度向左拨动了几乎无法察觉的一小格。这个旋钮控制着一个极其次要的环境稳定场参数,通常只在极端环境变化时才启用,在本次实验的核心方案里,它甚至没有被提及。
\n
就在夜莺指尖离开旋钮的瞬间,光幕上那个刚刚开始形成的微弱干涉迹象,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抹平了!代表应力堆积点的微弱红点悄然消散,整个图谱重新趋于稳定!
\n
何承远正巧将下一组频率调整到位。他盯着屏幕,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被成功的喜悦取代:“好!这一组协同效应初步形成!没有异常!继续!”
\n
实验在高度紧张中进行,每当何承远即将触发某个小莺预判到的干涉点或应力堆积陷阱前,夜莺总会“恰巧”地移动位置,或是“好奇”地观察某个仪器面板,她的指尖、手肘、甚至只是衣角拂过,总能在某个被忽略的、次要的调节旋钮或参数输入框上,留下一次细微到极致、却又精准无比的修正。
\n
一次,两次,三次……
\n
“实验辅助扫描完成。累计微观扫描时长:17分42秒。”小莺的汇报声在夜莺意识里响起,带着一丝不容忽视的警示,“核心能量消耗:0.08%。当前储备:0.72%。警告:高频次微观扫描及精神探针维持对能量消耗显著。建议停止此类操作以延长核心续航能力。”
\n
0.08%!夜莺的心微微一沉。在地球这个能量荒漠,每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