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小学生研学活动,等下会有老师带孩子们体验228路,你们拍人文素材正好。”
\n
芙宁娜拿着30站的时刻表走来,给每人发了张复印件:“每个站点的停靠时间都标好了,小榄大信、东凤兴华市场、沙朗市场这三个站要多留5分钟,人太多。”她忽然压低声音,“下午3点有趟区间车,只跑到东升政府站,用的是比亚迪k8,你们要不要拍同线路不同车型的对比?k8的车门比k9宽10厘米,上下客更快。”
\n
王萱举着相机对准总站的站台,镜头里绿色的228路、白色的k995路与银黄相间的202路在站场形成错落的色块。“以前觉得30站好漫长,”她按下快门时感慨,“现在才明白,每一站都是城镇的一个坐标,228路就像把尺子,丈量着中山北部的生活半径。”
\n
空的速写本上,比亚迪k9的方盒子造型与之前的车型并排而立:宇通h18的长车身像条游龙,厦门金龙的流线型像只飞燕,比亚迪c8的绿涂装像片绿叶,而k9则像块方砖,沉稳地铺就着城镇之间的路径。“这才是公交的全貌,”他在页脚画了个经纬网,“有的快如闪电,有的细如丝线,共同织成了城市的血脉。”
\n
刻晴望着小榄方向的公路,手里捏着那张5元的全程票。晨光里,比亚迪k9正在充电站旁补充能量,绿色车身反射着阳光,像个沉默的连接者。她忽然想起阿黄说的话:“不管是18米的长龙,还是30站的短线,能把每个站点的期待接住,就是最好的公交。”
\n
七点三十分,比亚迪k9的车门再次打开,新的乘客陆续上车。阿黄转动钥匙,仪表盘的电量指针回升到85%,纯电动系统启动的轻响里,仿佛能听到镇街与城区的对话在延续。芙宁娜站在车门旁,报站器的声音带着清晨的清亮:“下一班228路,即将发车——”
\n
王萱五人转身走向调度室,身后的绿色公交很快会载着新的故事驶向小榄,,但这段30站的旅程,已经像228路的线路图一样,在他们心里刻下了细密的印记。毕竟,无论是202路的市井烟火,t01a的跨城速度,还是228路的镇街絮语,都是属于这片土地的,流动的风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