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受欢迎就挺好,许朝心满意足地去了公交车站,顺利上了车,全然没想到这茬还会闹到汪洋厂长那儿去。
厂长办公室。
给汪洋看《武林》的不是別人,正是谢铁驪。
谢老爷子在北影厂的地位就不用多谈了,执导的好作品数不胜数,最崇尚“艺术至上”的电影製作理念,和之前提过的领导张奇理念完全相反。
他对武侠很是情有独钟,原因据说是在1940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成为新四军的文艺战士,彻底目睹了抗日的残酷。
“我看了个好作品,虽然目前只有一两万字,但很是合我的胃口。”
汪洋很是知道谢铁驪这人,老谢同志的创作一贯大胆,大胆到什么程度呢?
1961年的时候拍摄了革命主题电影《暴风骤雨》,你看这年份,看这电影名,就知道在影射什么,这里不细谈。
没过两年,就拍了前面提及过挺多次的《早春二月》。
果然吧,早春二月引来祸端了,暴风雨期间没好果子吃,老谢同志下放到车辆厂进行再教育,好在改开之后平反了。
汪洋才刚附目,谢铁驪忍不住说道:“你顺便注意注意作者名,熟不熟悉?”
许朝两字映入眼帘,汪厂长小吃一惊:“嗯?你还知道许朝?我以为没几个人知道这位新同志。”
谢铁驪人近暮年,依旧有著活跃的艺术气质,一点儿没有夕阳將近的颓丧感:“我还没见过面,是听桂兰说的,这同志似乎挺有天赋。”
汪洋点了点头,认真地看完了全篇,不动声色端起了搪瓷杯:“是个有创作力的同志。”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