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1996年4月5日,清明刚过,倒春寒的湿冷像跗骨之蛆,钻进北京城每一条缝隙。
\n
许志远一家三口蜷缩在城南大杂院深处一间九平米的东厢房里。
\n
墙壁是黄泥掺着麦秸糊的,经年累月的潮气在上面洇开大片大片深褐与墨绿交错的霉斑,如同溃烂的皮肤,散发着一股子阴冷、腐朽的土腥气。
\n
唯一的窗户对着隔壁山墙,终日难见阳光,窗棂上糊的旧报纸早已被湿气浸透,边缘卷曲发黑,像垂死的蛾子翅膀。
\n
然而,就在这面最触目惊心、爬满霉斑的墙壁上,却奇迹般地升起了一片“星空”。
\n
那是周雯的杰作。
\n
她用浆糊、图钉和无处安放的母爱,将晨曦从出生到现在的每一张照片——保温箱里皱巴巴的小脸、第一次睁眼时懵懂的目光、翻身成功时茫然又带点小骄傲的表情、长出乳牙后咧嘴笑的憨态——都精心排列、粘贴。
\n
照片大小不一,角度各异,却密密麻麻、错落有致地覆盖了整面墙壁。周雯甚至在照片之间的空隙,用许志远批改作业剩下的红蓝圆珠笔,细密地画上了蜿蜒的“星河”和闪烁的“星辰”。
\n
这片由廉价相纸、圆珠笔线条和深沉爱意构成的“星光墙”,成了这间昏暗蜗居里唯一的光源和热源,倔强地对抗着无处不在的阴冷与破败。每一颗“星星”下,都标注着日期和简短的话语:“1995.3.12,我们的黎明”、“1995.6.15,小乌龟翻身记”、“1995.10.1,第一声‘爸爸’(妈妈吃醋了)”……
\n
档案馆的核心——那个承载着日记、录像带和画作的书架,就紧挨着这片“星光墙”。它像一个微型的、浓缩的宇宙飞船,载着关于晨曦的所有秘密,停泊在这片人造的星河之下。
\n
深夜,万籁俱寂。只有墙角那只老式三五牌座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