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之后,魏国的日子就像掉进了冰窟窿,越来越冷,越来越艰难。
他的儿子魏襄王继位后,接过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魏国的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在列强环伺的战国舞台上,开始了艰难的挣扎求生。
魏襄王这人,能力不咋地,还偏偏喜欢折腾。他一上台,就跟著公孙衍瞎起鬨,参与了第一次“合纵伐秦”。
公元前 318年,魏、韩、赵、楚、燕五国组成联军,气势汹汹地向秦国杀去。这阵仗,看起来挺唬人,可实际上,这五国各怀鬼胎,心思根本就没往一处使。
到了函谷关,秦国军队一出来迎战,联军就乱了套。各国军队都想著保存自己的实力,谁也不愿意打头阵,互相推諉扯皮。结果,秦军抓住机会,一个反击,就把联军打得屁滚尿流。魏国作为联军的一员,也损失惨重,只能灰溜溜地跑回了家。
这次合纵失败后,魏国可算是倒了八辈子霉,被秦国和齐国东西两面夹击,就像一个被夹在中间的小可怜,毫无还手之力,大片大片的土地被夺走。
魏襄王没办法,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和魏国的一点家底,只好向秦国割地求和,放弃了合纵的想法,转而投靠秦国,玩起了连横的把戏。
可秦国那是个餵不饱的狼,哪会这么轻易放过魏国。没消停几年,又开始对魏国动手。魏襄王没办法,又只能再次割地求饶。
在这期间,魏国也不是没想过反抗,还和齐国、韩国一起搞了第二次合纵。
公元前 298年,三国联军齐心协力,经过三年苦战,还真就攻破了函谷关,逼得秦国归还了部分土地。可这点胜利,就像黑暗中的一丝微光,根本改变不了魏国衰落的大趋势。
公元前 296年,魏襄王带著满心的无奈和不甘,离开了这个让他操碎了心的世界。他的儿子魏昭王继位,可这魏国的情况,並没有因为换了个国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