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还得到了伊尹等贤能之士的辅佐。伊尹足智多谋,他帮助成汤制定了一系列战略战术,让成汤的军队势如破竹,最终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从这个故事里,我们也能看到“律”的作用。成汤顺应了民心,这是一种“律”;他运用了正確的战略战术,这也是一种“律”。正是因为成汤遵循了这些规律,他才能在战爭中取得胜利。
到了春秋时期,战爭变得更加频繁,“律”在战爭中的运用也更加广泛。那时候,晋国的咎犯、齐国的王子、吴国的孙武等名將辈出,他们都善於运用“律”来治军。孙武就不用说了,他写的《孙子兵法》,那可是军事学的经典之作。在《孙子兵法》里,孙武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其实就是对战爭规律的一种把握。他还提出了“兵者,诡道也”的观点,主张在战爭中运用各种谋略,迷惑敌人,出奇制胜。这些思想,都和《律书》里的“律”有著相通之处。孙武通过对战爭规律的研究和运用,帮助吴国在战场上屡战屡胜,让吴国成为了当时的强国之一。
还有吴起,他也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將。吴起治军非常严格,他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深受士兵们的爱戴。他认为,军队要想打胜仗,必须做到“四和”,即“不和於国,不可以出军;不和於军,不可以出陈(通“阵”);不和於陈,不可以讲战,不和於战,不可以决胜。”只有国家意志统一,军队內部团结,临阵指挥一致,作战行动协调,才能有利於战爭。这“四和”,其实就是一种规律,一种治军的“律”。吴起通过遵循这种“律”,打造出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为魏国和楚国都立下了赫赫战功。
六、律与生活,无处不在的规则
在古代,“律”可不仅仅在战爭和音乐这些大场面里发挥作用,它还渗透到了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整个社会都给网了起来。
先说祭祀这事儿,在古代那可是头等大事。祭祀的时候,从祭品的准备、祭祀的流程,到参与祭祀的人员排序,那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就是“律”的一种体现。古人觉得,祭祀是和祖先、神灵沟通的重要方式,必须得严肃认真,按照规矩来,不然就会触怒神灵,招来灾祸。比如说,祭祀用的牺牲,也就是牛羊猪这些牲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