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这些故事,司马迁想告诉我们,战爭虽然是残酷的,但也有它自己的规律和法则。懂得运用这些规律的人,就能在战爭中取得胜利;而违背这些规律的人,就会遭到失败。比如说,秦朝末年,秦二世滥用武力,不停地对外征战,结果弄得民不聊生,最后秦朝也走向了灭亡。这就是因为他没有遵循战爭的规律,过度使用暴力,失去了民心。相反,汉朝建立初期,刘邦、汉文帝等人懂得休养生息,不轻易发动战爭,让百姓过上了安稳的日子,汉朝也因此逐渐强大起来。
五、从《律书》看歷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儿
在漫长的歷史长河中,“律”的身影无处不在,好多歷史大事件和厉害的人物,都和这神秘的“律”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繫。
就说黄帝吧,那可是咱中华民族的老祖宗,他当年在涿鹿之战中,和蚩尤打得那叫一个天昏地暗。这场战爭可不简单,它决定了华夏民族未来的走向。《史记》里记载,黄帝在这场战爭里,那可是充分利用了天时地利人和,而这背后,说不定就有著“律”的影子。虽然没有明確说黄帝是怎么运用“律”的,但从战爭的结果来看,黄帝能以弱胜强,打败装备精良的蚩尤,肯定是掌握了某种规律。这规律,说不定就是《律书》里讲的“律”。也许黄帝通过观察天象、推算节气,找到了最適合出兵的时机,利用自然的力量,为自己的军队创造了有利条件。
再说说顓頊,他是黄帝的孙子,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帝王。顓頊在位的时候,天下洪水泛滥,百姓们苦不堪言。顓頊为了治理水患,派鯀去治水。鯀採用堵塞的方法,结果治水九年都没成功,最后还被舜给杀了。后来,鯀的儿子禹接过了治水的重任。禹可聪明了,他改变了父亲的方法,採用疏导的策略,顺著水流的规律,把洪水引入大海,终於成功地治理了水患。这里面,禹对水流规律的把握,就和“律”的概念不谋而合。在《律书》里,“律”代表著万事万物的规律,禹治水的成功,正是他顺应了水的规律,就像遵循了“律”一样。
成汤伐夏的故事,大家应该也不陌生。夏朝末年,夏桀荒淫无道,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成汤看到这种情况,觉得自己有责任拯救百姓,於是就起兵討伐夏桀。在这场战爭中,成汤不仅得到了百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