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的,是在后来的多次战役中,大批兵力的运用、补给的完备、部下的人事安排、地利的确保及开战时机的选择等各方面的表现。自由行星同盟末期的战争,完全在莱因哈特所设定的战略状况下进行,战场上,可以说在第一道炮火出现之前,胜负就已成定局了。
伊谢尔伦要塞并不具有战略意义。回廊的两端在帝**事的支配下,势同被封锁在袋子中,孤立无援--杨这样认为。不过,或许这只是自己的忧虑,帝**的行动线和补给线之所以不得不拖得这么长,乃是因为伊谢尔伦没有落入帝**手中之故。这点是轻视不得的。
战术上的意义则非同小可。以纯粹的武力来攻打,伊谢尔伦要塞的确具有易守难攻的价值,尤其要塞主炮“雷神之锤”更是具有无与伦比的破坏力。
更进一步而,它还具有政治方面的意义。不败的杨威利,以易守难攻的伊谢尔伦要塞为根据地,抵抗罗严克拉姆新王朝--这个事实本身,已向整个宇宙正式宣告民主共和政体将继续存在,并成为民主共和政治者的精神支柱。关于这一点,即使是无心的,杨也无可否认自己已具有偶像人物的价值了。
但是,无论它具有何种意义,一旦讲和,伊谢尔伦将沦入帝国版图。而当情况危急时,杨所钟爱的这座要塞,也只是成为政治交易的一项货品而已。
尽管如此,就敌我军事力量的差距而,想在战术上一较长短科是痴人说梦话。这是事实,不过,仍有办法使巨大的帝**事铁壁产生裂隙。
军神之子--金发的霸者,极欲和杨一决雌雄。杨也深知此事。如果他想取得胜利先机的话,就只有乘机抓住心理上的间隙了。
杨的构想有点近乎妄想。利用战术上的胜利,诱使莱因哈特讲和,迫其承认实施民主共和政体的一颗行星,可拥有内政的自治权。这个行星可以是艾尔。法西尔,也可以是更为边境的未开发行星。当整个宇宙--除该行星外--都陷入**的寒冬时,必须有一个温室可供培育微弱的民主政治幼苗,直到幼苗成长,足以承受试练为止。
因此,杨认为必须战胜莱因哈特,但是,或许输给莱因哈特会更有利也说不定。在杨败北之后,莱因哈特也许会善待追随杨的官兵们,以最高的礼遇遣散他们,让他们各自去发展未来。
或许这样真的比较好。毕竟杨的能力有限,没有杨的话,他的部属或许能拥有更丰富的未来罢。
尤里安将红茶送到勤务室,杨两脚搁在桌上,对他开口说道:“莱因哈特皇帝似乎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