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都挺高兴挺激动的,为了不让别人败兴而归,米哈伊尔确实只能苦一苦自己了。
就这样,宴会在热烈的氛围中拉下了帷幕,而在1845年最初的几天时间里,米哈伊尔倒是也给自己短暂地放了一个假,每天除了扫扫雪以及尝一尝家里的小帮佣从帕纳耶娃那里学来的新菜以外,基本上就是一个躺平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帕纳耶娃的烹饪水平相当不错,无论是炖牛肉丶白菜汤丶煮鱼汤都做的相当不错,因此米哈伊尔虽然已经蹭了很多宴会,但最锺意的无疑还是帕纳耶夫家的那一口,那叫一个地道。
至于小帮佣米拉学的怎麽样,米哈伊尔只能说一句未来可期。
而就在米哈伊尔认真铲雪和躺平的这些天里,《唯一的日子》这首诗却是迅速地在一些圈子里流传开来,冬日里贵族们的社交活动本来就频繁,再加上属于《现代人》圈子的撰稿人在猛吹米哈伊尔这一块,确实是不留馀力,而且说实话,他们好像还真不是出于利益诉求,而是真心实意地在帮米哈伊尔扬名。
这样看来的话,经过这样一个冬天,米哈伊尔的作品在上流社会的先生们那里亮相的概率也是大大增加了,但是老实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米哈伊尔觉得暂时好像还真有点说不准。
另外既然这首诗歌已经传了出去,那麽对于这首诗歌的评价自然也是五花八门,在这其中比较有趣的还是娜佳的来信中所写的将军的反应:「你们知道,我对诗歌向来都没什麽感觉,哪怕是普希金的诗歌都不能让我动容,但既然这首诗是米哈伊尔写的,那麽我确实敢保证这是一首好诗歌。」
米哈伊尔:「?」
将军,我这里不发卢布
当然,将军倒也不是平白无故的就对米哈伊尔有这麽大的好感,除却之前发生的事情以外,就在这个冬天的话,由于米哈伊尔用法语写的小说在法国的刊物上发表这件事的传播,再加上将军对米哈伊尔的了解确实要更多一点,于是一来二去之下,将军吹牛逼吹着吹着,还真就跟一些他以前不太能接触得到的贵族说上了好一阵子的话。
虽然贵为将军,但在等级森严的俄国,再怎麽样头上那都是有人的,即便是到了沙皇那个位置上,面临的掣肘和阻碍其实也不小。
而对将军来说,这样的事情看似寻常,但指不定哪一天就真的成了他进步的契机
如此一来,将军对米哈伊尔某种意义上算是双重看重了。
只能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