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夫斯基公爵以及他所举办的文学沙龙和音乐会的事情。
首先便是弗拉基米尔·费多罗维奇·奥多耶夫斯基的来历,这位先生可谓是地道的不能再地道的老莫斯科人,作为留里克王朝的直系后裔,他的公爵爵位便由此而来。
只是到了他这一代的时候,确实已经家道中落,他五岁丧父,母亲改嫁,然后他就被送到父亲的亲戚家里抚养。而谈及自己的童年时,他回忆说:「我从来没有尝到过家庭幸福的甜头。」
不过这样的经历并没有让他由此变得愤世嫉俗,他反而是成了一位宽厚温和,有着高尚心灵的人。
而等他大学毕业之后,奥多耶夫斯基便来到圣彼得堡,先后在内务部书刊检查委员会丶人民教育部等机关供职。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是一个不小心就吃上了一碗香喷喷的软饭。
简而言之,就在他来圣彼得堡的这一年,也就是1826年,奥多耶夫斯基在圣彼得堡和宫廷女官奥利加·兰斯卡娅结婚。
而跟这位女官结婚之后,他很快就进入了上流社会,跻身彼得堡文坛。与此同时他也经常和妻子在家里举办文学沙龙,当时的着名作家和音乐家:茹科夫斯基丶普希金丶克雷洛夫丶果戈理丶莱蒙托夫丶弗·李斯特等人是他们家的座上客。
在这其中,克雷洛夫这位作家某种程度上要更广为人知一些,只因他的作品便是同《伊索寓言》几乎齐名的《克雷洛夫寓言》,在他的书中,他改编和创作了许多寓言,比较经典的就像是乌鸦叼肉站在树上,狐狸通过虚假赞美诱使乌鸦开口唱歌,肉掉落被狐狸夺走。
顺带一提,娜佳如今也是宫廷女官,那麽某种程度上来说,米哈伊尔也称得上一句未来可期。
想着这些事情,收拾完毕的米哈伊尔也是穿着一身还算得体的衣服,朝着这位无论是在上流社会还是文学界都赫赫有名的公爵家中走去。
而他家的宴会,就像之前介绍过的那样,聚集着各界名流,包括但不限于学者丶军人丶文学家和宗教人士。
之所以人员混杂,也是因为奥多耶夫斯基公爵作为一个文学家,他确实想要努力使文学界和上流社会亲近起来,但他的努力并未成功。只因这时俄国的上流社会几乎不怎麽关注俄国文学,在他们看来,这时的文学界不过是由常在各个沙龙露面的五六个文学权威组成。
而由于此时很多文学家和学者虽然大多都是地主阶层出身,但是地主阶层出身可不意味着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