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和母亲的“固执”,是两个女人的战争毁了他的人生,耽误了他的事业。
\n
离婚,也成了必然。
\n
孩子?李哲几乎没怎么带过,但出于传统的占有欲和来自父母的压力,他争得了抚养权。
\n
婆婆自然站儿子,一起指责裴泠狠心、不顾家。
\n
离婚后不久,在李母的张罗下,李哲迅速再婚,娶了一个据说温柔贤惠、对他母亲十分尊重的女人。
\n
新妻子或许聪明,或许只是更懂得保持距离和表面功夫,加之没有经年累月积攒的怨气,家庭氛围竟然真的和谐了。
\n
李哲恍然大悟般对外宣称:“原来娶一个好女人才是最重要的!之前全是我前妻和我妈的问题,耽误了我!”
\n
同样,李父也终于无法忍受终日抱怨、脾气暴躁的老伴,选择了离婚。
\n
很快,他也找了一个善解人意的老伴,过起了幸福晚年。
\n
故事的结局主旨升华了:看,男人只要离开没格局、不省心的女人,就能立刻获得幸福和成功!一切都是女人的错!娶妻当娶贤,否则毁三代!
\n
但这真的是真相吗?
\n
这个短剧极力宣扬的主旋律,恰恰是最深的陷阱。
\n
它巧妙地将结构性压迫的结果,扭曲为个人也就是女性的道德缺陷。
\n
李哲父子,完全“隐身”了。
\n
他们抹去了自己所有的责任:
\n
抹去了他们作为“桥梁”的彻底失败。
\n
抹去了他们在家庭劳动和情感支持上的全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