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有上下之分,两人直接並肩而坐。
王鸿绪口中的汤公,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汤若望,也是林煒名义上的“师祖”。
康熙初年,汤若望作为钦天监监正加通政使,曾因给顺治和董鄂妃只活了三个月的儿子,荣亲王挑的吉壤渗水而被弹劾。本来这只是一个工程技术类问题,但架不住荣亲王下葬后两年,董鄂妃就在宫中病逝,半年后,顺治帝也因感染天“驾崩”了,朝野上下都觉得很诡异。
此时,恰巧一名术数大师杨先和站了出来,把所有过错都推到了汤若望和钦天监应用新历上,说他们试图谋反,故意把荣亲王的葬期,吉壤风水断错了。
再加上其他牵强附会的解释,八个月的审讯后,议政王会议硃笔一勾,判了钦天监上上下下,六十余名官员全部凌迟处死。
也是汤若望命大,就在即將行刑的时候,北京周边突发地震,孝庄太皇太后以案子有冤情为由头,亲自下场捞了他一把。但孝庄也只捞了汤若望一个人,其他的官员依旧死刑,只不过刑罚由凌迟改为了砍头。
自此以后,钦天监对所有的预测事项,都慎之又慎。
汤若望和杨先和的历法爭执,被称为“历狱之爭”,是林煒穿越后才了解的。
这也是为什么比利时主教徐日升没在康熙废太子的现场,他是真不敢把命放在別人手上,就算日夜星驰赶回北京,他也得亲自监视为皇十八子胤衸挑选吉壤的全部过程。
两人坐定后,王鸿绪不顾官服拘谨,右臂撑在椅子上,上半身前倾,轻轻拍著林煒的手,以示亲近:
“林大人。”
“咱们都是长了眼睛的!就算你口风再严,天象就摆在那,你还能改变得了天意吗?”
“皇上说是要推举太子,可这几个阿哥们哪一个不是人杰?咱们推谁不是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