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点以下……”裴凡生没有说下去,但王飞翔已经从他凝重的眼神中看到了昨夜902室监控记录里那非人嚎叫的恐怖画面。
\n
“执行。”王飞翔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他的眼神越过屏幕,看向那扇通往下层隔离医疗区的防爆气密门,仿佛要穿透厚重的合金,看到那个在非人折磨中煎熬的年轻生命。
\n
***
\n
同一时刻,在大学城边缘颇具设计感的“星尘咖啡馆”一个靠窗的角落里,巨大的落地玻璃隔绝了午后的喧嚣与暑气。轻柔的爵士乐流淌在空气中,混合着咖啡豆烘焙的焦香。
\n
林默坐在高脚椅上,面前放着一台轻薄、亚光黑的平板电脑。屏幕上并非文献或娱乐内容,而是被分割成数个区域,无声地运行着。占据主体的是一个复杂的人体轮廓热成像图,轮廓内部闪烁着不同强度的色彩斑块——那是李芸此刻的生物热信号模拟。旁边是细密流畅的数据流和动态变化的能量波纹图,如同无声的心电图。他的手指偶尔在屏幕上极其细微地滑动,像是调整某个视图的焦点,动作幅度小得几乎无法察觉。他的目光落在窗外川流不息的人群上,眼神平静无波,如同注视着蚁群的哲学家。
\n
平板的内部加密分区里,一个名为“深渊之眸”的应用程序正无声地接收、处理并显示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加密信息流。
\n
这份信息来自两个隐秘的源头:
\n
其一,源自李芸体内。在林默设计的“拜访”中,植入的核心污染因子激活后,其形成的特殊矿化结晶结构在微观层面被改造了。它们不仅能被动地感知宿主体内的各种生理指标(神经递质水平、核心体温、激素波动、能量场强度的微观起伏),更通过某种基于量子场谐振原理的、非标准途径(伪饰为自然生物能量场的随机涨落),将这些数据不断扩散出去。
\n
其二,来源自林默提前精心部署在蜀州大学校园及蓝湾苑外围广阔区域的“风语者”传感微尘网络。这些纳米级别的微型感知器如同无形的尘埃,附着在信号基站、高压电力节点散热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