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见周举人神色平和,杨夫子就知自己劝不动,只能深深叹息。
\n
当年他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如今又如何能劝得动周荣?
\n
“他们二人我会好生教导。”
\n
杨夫子这就是做了承诺。
\n
周举人笑道:“那我就提前恭喜你收了两位好弟子,我那独子天资不输我,养子无论记性还是悟性都是我生平所见最高之人,要不是我无力护着他们,定是舍不得交给你的。”
\n
杨夫子惊诧。
\n
他是知道周荣的性子,面上虽平和,实际很清高,普通人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n
这俩孩子竟然能被他如此推崇?
\n
……
\n
从这一天起,陈砚和周既白正式拜入杨夫子门下。
\n
因着杨夫子家离两人的家颇远,为了避免每日来回太耽搁时间,两人住进了杨夫子家。
\n
等真正跟杨夫子读书,陈砚才知道周荣为何一定要他们拜入杨夫子门下。
\n
杨夫子满腹才学,上课时能旁征博引,加以各种典故穿插,课堂可谓妙趣横生,陈砚听得津津有味,丝毫不觉得枯燥。
\n
杨夫子也是真正爱书之人,陈砚和周既白写过字的纸是不让丢的,要收拾规放到书架上。
\n
用他的话说,写过字的纸就染上了文气,也是他们的努力,要堆起来,好时时提醒自己做了哪些努力。
\n
上了几天课,杨夫子对两人有了大致了解。
\n
陈砚悟性高,记性也好,已通读四书,但文章匠气极重。若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