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饼子,到傍晚回家时,陈砚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再一看周既白,也是累得手指头都不想动。
\n
两人对视,倒是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感。
\n
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天天去帮杨夫子干活,从插秧到种玉米,种大豆。
\n
陈砚和周既白被晒得黝黑,身体比以前结实了许多,从累得说不出话,到如今在车上还能闲聊,可见人的适应能力有多强。
\n
一个月后,周举人终于再次来到杨夫子家:“那两孩子表现如何?”
\n
杨夫子难得笑了笑:“两人吃得了苦,有恒心有毅力,且并不偷奸耍滑,很不错,这两弟子我收下了。”
\n
每日送走陈砚两人后,杨夫子会将两人所干的活儿检查一遍。
\n
譬如那水田插秧,一开始两人插秧歪歪扭扭,并不能成直线,且稀疏密实不均,显然是在家里没下地干过活。
\n
后面两人插秧渐渐成了直线,秧苗也分布均匀,可见是在认真干活,没有丝毫敷衍。
\n
再到种玉米,锄地、打陇等,都能看清到进步,可见是踏实能吃苦的。
\n
读书一途,要有天资,更要勤奋有毅力。
\n
周举人起身,无比郑重地朝着杨夫子拱手作揖:“我就将他们二人托付给杨夫子了!”
\n
杨夫子叹息一声:“你不过高氏族学一位夫子,想退还来得及,又何必如此执着?”
\n
“当年我爹娘去世,家中资产均被同族侵占,我交不起束脩,险些弃学,是高夫子怜惜,找高家免了我束脩,高夫子更是每月自掏腰包买笔墨纸张于我,供我吃食,才有了如今的我。我承恩高氏,又如何能退?”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