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精神,那就要毫不犹豫的在全党、全军予以贯彻执行的指导性思想。就在这种指导思想的作用下,苏军明显加快了在北海道战场的各方面推进速度。截止到二十三号,苏军十二个集团军先后在雅内周围地区登陆,并迅即展开了对日军防御纵深地带的突进。由于炮兵、装甲兵部队的成功登陆,有了重火力支持的苏军步兵进展神速,天盐、枝幸、坟别、士别等日本北海道一系列的城市,先后被苏军攻克。但是随着战役的推进,尤其是在成功的夺取了北海道重镇旭川的门户士别之后,苏军的进攻开始变的缓慢下来。北海道这个地方,地势是中部高,四周低,火山密布,整个岛上,山地面积占据全岛面积的百分之四十还要多。当苏军拿下士别之后,战线已经基本推进到了北海道的腹地,在这种多山的地形环境下,他们再次面对曾经在朝鲜战场上面对困难局面,那就是要同隐藏在山中的日本武装力量进行山地野战。毫无疑问,这种战争是苏军最不喜欢也最打不习惯的,往往在夺取一个日军建有暗堡的山头时,苏军都要付出惨重地代价才能最终获得胜利。最为严重的是。这次同当初在满洲时作战的情况不一样,现在是在日本的国土上作战,苏军当初享有的那种来自于民众的支持已经没有了,与此相反的是,他们还要时不时的提防那些武装起来的老百姓的突然袭击。很显然,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苏军绕开那些敌人所盘踞地一座座山头,直接继续向纵深方向实施推进的话,那么随着他们在战场上地推进,其后翼运输补给线。将时刻遭受到强大的威胁,因此。避实就虚地进攻策略是不可行的。更何况在这里,被围困在山上的日军小股部队也不容易被困死。毕竟他们能够从附近的城镇、村落里得到补充。苏军目前所遭遇到的困境,咋一看上去,就像当初日本入华时所遭遇的困境差不多。如何解决目前这种环境下的困境?对这个问题,以崔可夫为首地苏军高层指挥官们经过了一系列的探讨,最终也未能得到一个很切实可行的方案。在万般无奈之下,崔可夫开始考虑战役最初时候楚思南所提出来的那项建议,即尝试着让抗联的部队。在这场战争中发挥更多的作用。毫无疑问,中国人在同日本帝国主义作战地近十年时间里,积累了大量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战争策略,他们所发明出来的各个战术,虽然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却创造出一系列地经典战役。如果在这时候动用那些抗联的参战部队。由他们这些富有游击战经验的士兵去对付狡猾的日本人,想来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在有了这个考虑之后,崔可夫并没有直接付诸实施。而是事先向楚思南做了汇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