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支胡夏使团的主使,其家为安定郡望族,官拜中书侍郎,深得赫连勃勃的信重。
\n
早在四天前,赫连勃勃决定亲征之际,就派遣他率领百骑南下,出使长安。
\n
正如王修、杜骥的判断,所谓议和,完全是糊弄人的,赫连勃勃是想麻痹刘义真,探听渭南情报,顺带看看能不能赎回赫连昌、王买德,同时观察刘义真,能够让赫连勃勃对他有个更加清晰的了解。
\n
最后一条,才是主要目的。
\n
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n
皇甫徽到了渭北后才知道,赫连昌已经被押往建康,而王买德也被处死了。
\n
他与王买德是多年的好友,骤闻噩耗,心里感触良多。
\n
杜骥没让胡夏使团等待太久,离了军府后便带了一批军士出城渡河,遇到了皇甫徽等人。
\n
“我乃雍州别驾杜骥,奉桂阳公之令,前来迎接夏使。”
\n
皇甫徽见他仪表堂堂,心中暗赞:果真是名门子弟。
\n
但皇甫徽并没有自惭形秽,他挺直了腰背回话道:“大夏中书侍郎皇甫徽在此,有劳杜别驾远迎。”
\n
杜骥听说过这个名字,就是他向赫连勃勃进言,使得胡夏的国策由攻取陇右,转变为了全力进攻关中。
\n
尽管内心厌恶此人,但杜骥还是保持着应有的风度:“原来是皇甫兄当面,久仰。”
\n
“我亦久闻杜兄之名,只恨不能相识,今日也算是得偿所愿。”皇甫徽笑道。
\n
二人寒暄几句后,一起渡过了渭水,往长安行去。
\n
当然,胡夏使团有百骑规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