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次日,即赫连勃勃出兵的第二天,刘义真还未收到有关情报。
\n
当然,这也正常,赫连璝星夜兼程,也足足跑了四五天才回到安定,就算渭北豪强肯为刘义真通风报信,也难以这么快就把消息送到。
\n
正午时分,五陵原忽有哨骑来报,一支百骑规模的队伍出现在了渭北,自称是大夏使团,奉命出使长安议和,请求能放他们过河。
\n
这种事情,就连王修也不敢自己拿主意,连忙让人把刘义真请回了军府,由他决断。
\n
在座的不仅有刘义真、王修,还有雍州别驾杜骥。
\n
刘义真特许他入军府参赞机密,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王修今日便把杜骥一并唤了过来。
\n
“议和?”听罢使团的来意,杜骥觉得好笑:“这必是赫连勃勃的诡计!”
\n
虽然胡夏经历了一场大败,但仍有余力进攻关中,赫连勃勃又怎会甘心与刘义真议和。
\n
王修赞同杜骥的看法:“杜别驾所言甚是!赫连勃勃假借议和之名,实则是为了诱使府主疏于防备,使团入长安,亦可趁机打探我军虚实。”
\n
说罢,王修朝刘义真拱手道:“府主,依下吏愚见,绝不可使其过河。”
\n
刘义真没有急于表态,他思索片刻后,摇了摇头,随即看向杜骥:“杜别驾,你且渡河,迎接夏使入长安。”
\n
如果是以前,王修肯定还要再劝,但如今他坚信刘义真此举必有深意,因此没有反对。
\n
杜骥更是唯刘义真马首是瞻,毫不迟疑地应下此事。
\n
......
\n
皇甫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