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当然,效果也是显著的,当这七千骑卒回到刘回堡,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如实相告以后,留守的二万三千将士已然归心。
\n
自此,王镇恶的三万新军算是脱胎换骨。
\n
他们再也不是一群心思各异的降卒,这是一支不缺战争历练,又被提振起了心气的精锐。
\n
不久,王镇恶带着兄弟们巡营,发现将士们士气高昂。
\n
王镇恶戏谑道:“弟不过离营数日,留守将士竟有如此面貌,阿兄御军有道,弟当禀明桂阳公,为阿兄表功。”
\n
王基却有自知之明,他感慨道:“此非为兄之功,实赖桂阳公之德。”
\n
王镇恶当天就派哨骑快马返回长安,向刘义真回禀刘回堡大营的情况。
\n
夜间,刘义真便知晓了留守将士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哪怕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喜不自胜。
\n
如今麾下众志成城,他又何惧赫连勃勃。
\n
与此同时,赫连璝正向叱干罗引抱怨:“自古以来,天子亲征,都会留太子监国,如今父王命我随军南下,却让赫连伦留守安定,分明是担心我在他走后,趁机占据安定叛乱,所以把我带在身边。”
\n
经过三天的军事准备,赫连勃勃调集了大批粮草、牲畜,明日就将督率七万步骑南下,他对两个儿子做出的安排,却让赫连璝为此寒心。
\n
叱干罗引宽慰道:“大军在外,王驾若有闪失,众将士必定拥立太子为天王,届时太子回师,只凭赫连伦的弱兵,又如何能够阻挡。”
\n
赫连璝也想到了这一点,他沉声道:“但愿如此。”\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