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有人迫不及待地问道:“我听说桂阳公在长安开设养济院,照养伤残,抚恤遗孤,可是真的?”
\n
“当然是真的!”荔非灵越笑道:“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人认识鹑觚县(甘肃灵台县邵寨原)的侯力建。”
\n
“侯力家的三郎?”
\n
“对!就是他,侯力健追击溃兵的时候,不慎让人砍了条胳膊,如今在家养伤,往后每年都会有养济院的人往他家送粮送布。”
\n
荔非灵越话音刚落,夫蒙何素笑道:“不仅如此,桂阳公准备在长安开办公学,阵亡将士的子嗣皆可跟着公学里的先生、教习们读书习武,像侯力健这种落下残疾的,也可以推荐一人入学,不过,据传闻说他还因为这件事与父母争吵过。”
\n
“这是何故?”
\n
夫蒙何素解释道:“侯力健只有一子,尚在襁褓,父母就想让侯力健举荐年长的侄儿入学,侯力健不从,非得给自家小子留着。”
\n
荔非灵越忍不住吐槽:“谁不知道入了公学,将来自有一份前程,这个名额是侯力健用自己一条胳膊换来的,当然要留给儿子,要是我遇到了这种事情,我也不答应!”
\n
在场之人深有同感,侄子再亲,终究也是别人的儿子,哪能比得上自己的亲骨肉。
\n
大家还在聊侯力健呢,突然有人一跺脚,气急败坏道:“小婢养的赫连勃勃,怎么还不南下!”
\n
众人哄笑。
\n
怯战?厌战?不存在的。
\n
立功有重赏,伤残有保障,遗孤有前程,只要做到这三点,军士自会闻战而喜。
\n
刘义真当然知道此举会对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但他没得选,必须激励将士打赢这一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