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盅递过去,正瞧见福嵘蹬着云梯擦拭「积善传家」的匾额。他赞赏道:“锦绣丛里养出劲松骨,最是难得。”。
\n
福昌盛接过茶盅,下巴朝儿子一扬:“十二岁那年,盐棚里六十斤的盐包压得他打晃,偏不肯让人搭手。”茶雾蒙了镜片,却遮不住老父亲笑纹里的得意。
\n
院里院外的忙碌进入尾声时,暮色一点点笼罩福宅,膳厅的大圆桌上,红烧牛肉的酱香搅散了佛龛的檀烟。福昌盛蹙眉叩了叩桌沿,欧国维立即撤下桌上的荤腥。
\n
这时门房来报:“老爷,门外来了几个孩童。”这种时节,胆子大些的乞儿都会去大户人家门前讨顿灶君饭吃。
\n
“把鸡汤酱肉温了,再蒸屉饽饽分出去。”福昌转头教导儿子:“纵是米面堆成山,也须记得油盐似海深,该做的门面一丝都不能疏忽。”
\n
福嵘恭顺应:“是。”
\n
席间,父子对坐无言,箸尖扫尽盘中青白。
\n
待戌初月上,祭灶人抱着芦花公鸡跨过火盆。紫檀供桌腾起袅袅烟篆。欧国维领着下人摆齐素八珍,正中供着三尺高的枣泥寿桃塔。
\n
福嵘望着父亲往灶君像的唇上抹糖浆,嘴中念念有词:“恭送灶君老爷上天奏命,望上天言好话,来年降吉祥,庇佑富察家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子孙皆平安。”
\n
话音一落,供桌忽然剧烈震动,雄鸡引颈啼出五声快板“咯咯咯咯咯”
\n
祭灶人不着痕迹的松开扯着公鸡脖颈的细鱼线。扯开破锣嗓子唱喏:“红菊花红开!灶老爷允——!”
\n
爆竹随即噼里啪啦炸响福家大院。
\n
福昌盛转头看儿子,“今岁糖浆是你母亲熬的,来年换了陶丫头的手艺,这祭灶事宜该由你主理了。”他掸了掸袖上沾的檀灰,又道:“老祥记的枣泥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