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拆字,后赋联句诗,再以联句诗作题,以八股破之。要求很简单,拆字引经据典,联句诗有出处,八股破题经史互参便可。”
“我一人作答,你们一起上。”
“如何?”
此一出,整个露台都安静下来。
何旭、蓝衣粉丝等人,都齐齐看向贾邵,一时间忘记语。
盖因这个切磋的方式,也太过于惊悚了!
拆字解花看似简单,但因为要引经据典、赋词新说,本就需要一些巧思。
这种情况下,赋出的新词,很难保证是什么,或者自圆其说。
赋出新词后,还要以词作联句诗。
这联句诗,还得有出处!
这还不算完!
还要以联句诗作题目,来破八股,且必须经史互参!
如此短暂的时间,真的能办到吗?
蓝衣粉丝不屑道:“既如此,那你先开始!”
他不信贾邵能做到这一步。
上方露台。
一身红衣的贾邵凭栏而立,模样如玉如琢,周身气度自信张扬。他看着下方众人,道:“牡之一字,从‘牛’从‘土’,《说文》释义为:阳畜;象征刚健。”
“鼎,国之重器也。牡如鼎耳,喻牡丹承载天地精气。是为《周礼》曰:鼎牡以举。”
“丹之一字,朱砂赤色。《尚书·禹贡》载:砺砥砮丹。可喻赤诚。”
“铭文常以丹砂书写,牡丹色艳,如铭刻盛世。正如《礼记》曰:丹书宗彝。”
“是以,我拆‘牡丹’二字为‘牡鼎丹铭’。”
“牡丹如鼎(牡)镇山河,其色(丹)如铭文纪功,合为:以花铭史。”
“尔等可有异议?”
岂止是没有异议!
这普普通通的‘牡丹’二字,竟然能拆的这般大气磅礴?
以鼎喻之,以花铭史!
‘牡鼎丹铭’四字一出,楼下所有人齐齐失声,震惊看向贾邵。
蓝衫粉丝傻了。
连何旭都满脸惊艳之色。
见他们不答。
崔岘便继续道:“《周颂·良耜》曰:畟畟良耜。喻农事鼎盛,化“牡鼎”为社稷根基。”
“《周颂·雝》曰:赤芾金舄。以丹色比王权,铭刻于鼎彝。”
“故,我以‘牡鼎丹铭’赋联句诗:牡鼎铸周承稷黍,丹铭勒汉纪功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