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忘的记忆力,更是一种对古代文字、历史背景、文献脉络近乎天生的敏锐洞察力和融会贯通的能力。
\n
这聪明劲,让他恍惚间想起了年轻时曾惊鸿一瞥、却英年早逝的一位故人,那位也是这般惊才绝艳。
\n
惊讶之余,沈渊的好胜心和爱才之心被彻底激发。
\n
他决定在教导沈南初这件事上投入更多心思,非得把自己压箱底的本事都掏出来不可,看看这丫头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n
然而,他很快发现,沈南初的聪明已经近乎妖孽。
\n
他讲解复杂的古文断代方法,她不仅能瞬间理解,还能举一反三,提出更优化的方法。
\n
他剖析断代工程中的难点,她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点,并提出连他都未曾想过的绝妙解决思路。
\n
他甚至拿出自己研究了半辈子才破解的几枚神秘古蜀国符。
\n
沈南初在仔细观察后,竟能结合地理、天文和早期神话传说,提出一个极具说服力的假说。
\n
在某些方面,沈南初的视野甚至比沉浸传统考古学数十年的沈渊想得更加长远和透彻。
\n
这让身为老师的沈渊,在倍感欣慰的同时,也不禁有些汗颜起来,甚至生出了一丝还没教会徒弟,就已经饿死师傅的危机感。
\n
他铆足了劲头,开始给沈南初上难度,出的题目越来越刁钻,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广……
\n
沈渊几乎把自己学术生涯中遇到的所有硬骨头都抛了出来。
\n
可惜,沈南初仿佛一个无底洞,无论多么艰深冷僻的知识,她总能迅速吸纳,并以一种令人惊叹的方式消化、整合、输出。
\n
沈渊时常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