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缝的野菊,晨光里飘起最后一缕龙涎香,“儿臣倒要看看,这万里江山是认掌纹,还是认...谁站在这城头上。”
\n
鸦群盘旋的阴影里,太上皇望着儿子消失在敌楼转角的背影,枯瘦的手指轻轻抚过女墙上未干的箭痕——那是李樽当年和太上皇在城墙练习射箭,射穿匾额时,箭头擦过城墙留下的细缝,此刻在像一道未愈合的旧伤,正渗出比夜色更浓的血。
\n
城楼之上,陷入了长久的、令人窒息的沉默。只有凛冽的晨风呼啸而过。
\n
墙垛阴影下,李樽死死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带来尖锐的刺痛,却远不及心头的万分之一。父皇的话,像冰冷的刀子,一刀刀剐在他的心上。
\n
原来父皇什么都知道。
\n
他知道刘贵妃的狠毒。
\n
他知道李岑的跋扈。
\n
他知道兄长的痛苦。
\n
他知道自己的愧疚。
\n
可他选择了维护,选择了轻描淡写的“惩戒”,选择了用“侍奉尽心”、“诞育皇子”的理由,继续纵容着伤害他们兄弟的元凶,甚至……连祖父都看得清清楚楚的、刘贵妃害死宫人的事,父皇也选择了视而不见。
\n
一股冰冷的、带着铁锈味的寒意,从脚底瞬间窜遍全身,直冲头顶。李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心寒和……失望。对父亲那如山般伟岸形象的信仰,在这一刻,裂开了一道深深的、难以弥合的缝隙。原来,父皇的“明君”光辉下,竟藏着如此不堪的私心与偏颇!他所谓的“补偿”,在血淋淋的事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n
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松开了紧握的拳头,掌心留下几道深深的月牙形血痕。他没有再看城楼顶那道身影一眼,只是沉默地转身,沿着来时的阴影,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背影挺直依旧,却透着一股浸入骨髓的冷寂与疏离。晨曦的第一缕金光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