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仅是古代文论,更为我们理解所有时代的创作提供了钥匙。"
\n
他环视教室:"这才是文学批评应有的态度——既尊重传统,又敢于创新。"目光落回苏晚晴身上,"下课后留一下。"
\n
林小满在桌下疯狂给苏晚晴竖大拇指,而她只是抿嘴笑了笑,低头继续做笔记,但脸颊上的红晕泄露了她内心的激动。
\n
经过这一遭,苏晚晴的瞌睡虫早就跑没影了。
\n
下课铃响,同学们鱼贯而出,不少人向苏晚晴投来敬佩的目光。
\n
徐若年特意绕到她桌前:"晚晴学妹,你刚才的分析太精彩了!……"
\n
徐若年话还没说完,张教授的声音从讲台传来:"苏同学?"
\n
她歉意地对徐若年点点头,快步走向讲台。
\n
教授正在整理讲义,头也不抬地说:"全国青年文学论坛下个月在杭州举办,有个古典文论与现代创作的研讨单元。"他递来一张宣传单,"我认为你可以代表a大参加。"
\n
苏晚晴接过宣传单,手指微微发抖——这个论坛的评委中有她最崇敬的文学评论家王晓鹰。
\n
"谢谢教授!"她声音因兴奋而轻颤,"我一定认真准备。"
\n
张教授难得地笑了笑:"好好发挥。对了,"他状似随意地补充,"王晓鹰教授今年受邀临时担任我校文学院特聘教授,会参与保研面试,有兴趣的话可以多关注一下他的招生要求,对想要考研的同学都有好处。"
\n
这个暗示再明显不过。苏晚晴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