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刻意寻找,就跟“吃饭”这种本能一样,非常精准地就搭在了“寸、关、尺”三部上。
\n
搭上之后,浮取、中取、沉取,像“弹琴”一样仔细感悟。
\n
浮取就是轻轻用力按于皮肤,中取则是中等度用力按至肌肉,沉取则是往下沉,用力按至筋骨,捏骨寻筋。
\n
寸关尺三部,每一部皆有“浮中沉”三候,称为“三部九候”。
\n
不同的手法号脉,获得的脉象临床意义自然不同。
\n
脉浮于外者,病位浅;沉于里者,病位深。
\n
这就有点像“茶道”,品茶时也有三个步骤,茶刚入口时,先遇到的是舌尖,舌尖的感觉最为敏锐,可以分辨茶的香味和淡淡的甜味。
\n
然后,把茶含在口中,用整根舌头,不同部位的味蕾仔细体会,多滋多味,最后,香茗入喉,回味无穷。
\n
品红酒也是一个道理,舌尖、舌的中后部以及吞咽入喉。
\n
“一理通,百理明”,所以会号脉的中医师,往往也是品茗高手,喝红酒高手。
\n
杨雪俊一边给自己号脉,手指轻动,体悟着“浮、中、沉”三个动作,她很少喝红酒,但是家乡产白茶,她从小就会品茗,所以这个时候,脑海中就不由浮现出喝茶的情形。
\n
“浮”,就好像白茶一片片漂在水面上,香气也是浮在上面的,一嗅之下,令人陶醉。
\n
“中”,可能白茶这种清淡的茶就不适合了,得是铁观音这种半发酵的茶,香味越来越浓。
\n
最后则是“沉”,但不是很深。这得是大红袍,全发酵的茶,非常浓香醇厚才可以比拟。
\n
正常人的脉象为“平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