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左右开弓地围堵下只好乖乖就擒。小舵子的腿上腮帮子上全都沾满了细沙,他使劲搓了搓,可黄细沙它没玩够不愿掉下去,偏要赖在他身上就是不走,看上去沙子更多了。小舵子费劲地拎着约十来斤重的破网篮子还想往前跑。
\n
“辫子来桑(辫子勒上)?
\n
黑黑的女人又扯着嗓子冲着俩孩子吼了一声。
\n
小舵子下意识地摸了摸头才发现小辫子早散了,伸手乱摸头线,头线早不知溜到哪里去了,低下头再找,一只黑黢黢(区)的脏手递了过来。石磨子使劲拖着自己的网篮在后面跟了上来,看着小舵子找绑头发线,抓了一把散落在沙滩上被海水冲上岸的海草,捡几根粗壮海草递给小舵子,自己也把散了的辫子系上了。小舵子接过海草看也不看撸起辫子随便捋了捋,将海草缠绕在头上了。黑黑的女人扯过孩子们的破网筐瞅了瞅龇牙咧嘴地笑了:
\n
“都扛上搅缺(搅缺:家去-回家)”
\n
孩子们扛着网筐晃晃悠悠跟着黑黑的女人向村里走去。这个黑黑的女人个子不高,二十几岁的样子,黑瘦的脸透着几分蜡黄,乌黑的头发胡乱地向后梳着,两眼虽然很大,眉宇间却流露着木讷,豆大的汗珠顺着发髻往下淌着,她捋了一下脸上的汗,袖子一滑露出白白的胳膊,蛮不讲理的太阳把胳膊晒得分成黑白两截,瘦弱的身子掩饰不住轻盈的体态,破了又补补了再破的裤子无力地甩来甩去,勉强遮着体,她叫安李氏,已是两个孩子的娘,村子里没人记得她的大号,大伙都叫她磨他娘。
\n
这个村子叫安家村,村子里有百十几户人家,在两城镇也算是个大村子了,村里的男人们大都去打鱼去了,村里穷,村里的渔民都没有自己的渔船,是跟着两城镇的大户们做渔工。上了年纪的男人们在家敲敲打打,修理着人家破损的渔船,女人们补着渔网还租种着两城镇里大户们的几亩田,拖家带口穷对付着过日子。
\n
村口有一棵老杨树,据说有几十年的光景了,还是咸丰皇帝登基时候,大户们为了留个念想而栽的,如今已经蹿腾得高高大大的了,粗粗的树干,即便是三四个大人也抱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