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德国,慕尼黑训练馆。
\n
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消毒水味,以及一种…微妙的沉闷。施耐德一头扎进了战术分析和数据整理中,马克的“中国淬火之旅”虽然结果出人意料,但也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型”数据样本。他需要尽快调整后续训练计划,消化马克带回来的“震撼教育”。
\n
而在相邻的另一片场地,气氛则截然不同。
\n
林峰抱着胳膊,像一尊冰冷的铁塔,矗立在球台边。他的目光如同精准的探针,锁定在球台另一端的芬恩身上。
\n
训练在“安静”中进行。只有球拍击球的“砰”、“砰”声,和芬恩偶尔压抑的喘息声在回荡。林峰发出的指令简洁、冰冷,如同输入机器的代码:
\n
“反手位,加转搓长。”
\n
“正手位,中路,发力爆冲。”
\n
“反手拧拉直线。”
\n
“侧身,强攻追身。”
\n
芬恩像一台设定精密的机器,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林峰的每一个指令。林峰让他搓长,他绝不会变线;让他爆冲中路,球绝不会偏离目标区域;让他拧拉直线,线路直得像用尺子量过。
\n
他的动作规范,步伐到位,失误率很低。从技术角度看,这几乎是一堂完美的训练课。他就像一个被林峰输入了程序的傀儡,精准地复刻着教练的意图。
\n
然而,林峰那万年冰封的眉头,却越皱越紧。他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不易察觉的忧虑。
\n
问题不在于芬恩做错了什么,而在于他只做了林峰让他做的。
\n
林峰故意打出一个质量不高、落点有些飘忽的回球,球路介于芬恩的正手和中路之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