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菜油,让火贪婪地舔着锅底熬。
吴师傅头戴白帽,穿着干净整洁,于宽大的案板前端正肃穆地站立,神情自若,只见那案板上头天夜里便已揉制好的面团金黄光亮,蓬松酥软,仿佛鸡蛋清一般嫩滑。接着吴师傅便将大大的面团变魔术似的搓成一根长蛇般粗细的面条,反复揉搓,然后又继续拉长。接下来,便一手提起面条,一手迅速拉扯,那面条中神龙喷水似的飞速吐出,案板上便重重叠叠堆满了面绳,但那面绳却又并不粘腻一起。吴师傅又将案板上的面绳两头捏住,摇动手腕,甩跳绳似的甩动,然后迅速地右手朝上,左手在下,将面绳绕圆,一环又一环地对折,在案板上搓上一搓,又提起面绳,再对折,最后将面绳成一个椭圆的圆盘,就这样一把馓子就制作好了。
与此同时,柴灶里的菜油也已熬得翻天覆地香气扑鼻了,吴师傅便起身往油锅里一把一把地丢馓子,那馓子在油锅里,上下翻腾“嘶嘶”地吐着气泡,最后几经沉浮之后,就漂浮在油面了,吴师傅便手执一双长长的竹筷将那炸好的馓子夹出油锅,顺手熟练地丢进案板上一个大大的竹筲箕里,那炸好的馓子比起案板上没炸的馓子,体积大了一倍,颜色变得金黄,极像一朵秋日怒放的菊,很是诱人和神奇。旁边看热闹的人不住地“啧啧”称好,早已忍耐不住,纷纷抢购,往往是一边炸,一边卖,筲箕里的馓子便已被排成长龙的人们一抢而空了。
如今,随着千年相如古县“嘉陵第一桑梓”国家4a级旅游区的开发,每天到旅游区里来旅游的人们络绎不绝,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们都喜买上一两斤现炸的馓子回去品尝,现炸现卖的馓子每斤也才几块钱,并不昂贵,薄利多销,吴师傅高兴地说他家的馓子店每天仅卖馓子的收入就在千多块钱左右,改革开放的政策如此之好,老百姓的日子怎能不富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