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间一长,那就不好玩了。狗屁大的一点小事,记者们也会搞得满城风雨,什么是他都要来采访一番,搞得我最后不胜其烦,最后竟然骚扰到我的家人头上来了。在二夫人向我反映了几次意见后,我发现这事得快点解决,要不然这日子过的可不会安稳。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正式找个代言人,设立一个正是的官职,总督发言人。人选嘛,几经周折,最后选定胡适担任,选他可是有原因的,一方面他很有政治热情,另一方面他很有名气,第三,他的政治观点和我想近,是民国党党员,最后嘛,他很对我的胃口。
“我说,希疆,你的话说得很圆嘛!”我看到胡适走出新闻厅,笑眯眯的同助手走进总督府。
“哈哈,鄙人就是吃口水这碗饭的嘛?”胡适说道。
反正现在无事,现在家里都忙翻了,一方面要准备婚礼事宜,另一方面五夫人怀孕就要快要生了,现在已经住进了医院,孩子们上学也要人照料,我这个大总督也总要做做家务。闲来无事,就拿后世的爱好来消遣,翻番书,虽然那时的排版和繁体字有一种隐然的不适应,但是有总比没有好。既然看到了国学方面的书籍,当然不可能不对胡适这样的大人物有所了解。当时史学界,最有名的大家当然是梁启超了,梁氏给人的最大影响是带来了全新的历史观念,这些年,他已经就不问政事,埋头学术去了。但是要说到最流行的新式历史书,那绝对是要数夏曾佑“中国历史教科书”这本书只写到了到唐朝的中国古代历史,我想他之所以流行的一大原因在于它被选作教科书的原因,虽然这本书一开始就是作为教科书而编写的。
胡适的一大作用就在于推翻了上古历史的可信性,尽管早在千年之前就有学者对上古那些所谓帝王的历史产生过怀疑,但是他们的怀疑的作用都无法与胡适的怀疑相比较,他用西洋实证主义的哲学方法,一句话就把西周以前的历史的事实基础推翻了,因为很简单,西周以前没有文字确切的文字记载。由于西洋文化对于中国人的强大吸引力,因此胡适的观点顿时在中国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强大的疑古思潮,怀疑三皇五帝的真实性成了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史学界的一大主流。从严格的实证主义看来,甚至司马迁确切记载的夏商的存在问题都是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