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还是在中国造船都是十分有前途的行业,何况江南船厂现在的经营业绩可谓好的不得了,他们刚刚于去年向美国出口了第一艘万吨轮船,一时被国人引以为豪,至于飞机制造业,那就更不用说了,国内的第一大飞机厂——ffc去年末以来先后向同盟政府出售了近百架飞机,现在可以说是赚的冒油。经过招股,江南造船的资本金达到了1200万元,福建船政达到了350万元,海飞达到了300万元,与此同时,ffc购得了海飞15%的股权成为了他的第一大股东,以极小的代价控制了这家新兴的飞机企业,江南造船开始成为仅次于东北船舶的第二大造船企业,而已经停业14年的福建船政业走上了复兴的道路。国内各界还以为我做了冤大头,不过他们没想到我一个月就收回了投资,还狠狠的赚了100万,我想各个只会打仗的督军一定从此大受启发吧。
九月初,三家企业同时决定在虞洽卿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上市交易,这个决定顿时让虞洽卿高兴的不得了,本来他利用江南造船上市的机会投资100多万,获得了10%的股权,成为了这家大型企业的最大股东,现在同盟又决定在他的交易所上市,他自然感激同盟的善解人意了。作为大股东本来他应该有这个权力的,不过在此时的很多人看来,同盟政府或许更有发言权吧,更高兴的还在后面,随后的董事会选取中,虞本人当选董事长,成为了这家企业正式的掌舵人。而上海滩的另一家暴发户——荣氏兄弟也不甘落后,他们投资40万元后顺利的成为了福建船政的大老板,从此走上了荣家进一步崛起的道路。此次上市让国外列强颇为不舒服,此时的上海,交易所的发展处于极盛时代,先后成立的有140余家,另外还有信托公司12家,其他城市如汉口、天津、广州、南京、苏州、宁波等处也纷纷仿效,但是唯独同盟没有批准设立任何一家金融交易所,而只有位于长春的农产品交易所进行农产品现货、期货交易。因为在我看来,和上海去争夺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徒劳的,在政治上也是得不偿失的。如此之多的交易所中,只有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和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两家为大、也最为规范,而后者实际上受到了列强的控制,这就是我没选它的理由,因此此次上市意味着虞洽卿的一个重大经济胜利,而他就得要感谢我了。
月初,我来到了葫芦岛船厂,这里和营口的船厂正在各同时进行2艘驱逐舰的建造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