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烛泪堆叠如珊瑚,在青铜烛台上凝结。
\n
黄道周的书房里,林神都早已离去,只剩下两位老友对坐。茶已凉透,浮叶沉底,映着李云涛疲惫的面容。
\n
“云涛兄。“黄道周倾身向前,袖口磨出的毛边扫过案几:“你当真不考虑再次出仕?以你之才,蛰伏乡野实在可惜。如今朝中虽乱,但正需清流之士力挽狂澜。“
\n
黄道周说着,他手指蘸着茶水在案上画出一条线,“我从南京到北京,多少有些门生故旧,总能为你谋个……“
\n
“道周,“李云涛突然打断,声音像钝刀刮过竹简,“还记得天启七年,我在长安任户部主事时的事吗?“
\n
黄道周的手悬在半空,他缓缓摇头:“你只说过调任漳州,从未细说缘由。“
\n
李云涛的指尖无意识地在茶杯沿口划着圈,釉面发出细微的嘶鸣。“那年查陕西粮仓,发现账面上十万石粮食,实存不足三万。“
\n
他突然笑了,那笑容让黄道周想起刑场上的死囚:“你猜那些粮食去哪了?“
\n
不待回答,李云涛猛地拍案,茶盏跳起来又落下:“全被巡抚倒卖给蒙古人换了貂皮明珠!更妙的是,账册上盖着司礼监的印……就因为魏忠贤的干儿子要过寿!“
\n
黄道周面色骤变。窗外的月光忽然被云层遮蔽,书房陷入更深的昏暗。
\n
“我连夜写奏章,第二天还没出衙门就被拿下。“李云涛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他们在我住处'搜出'与东林党的往来书信,说我勾结乱党,意图不轨。“
\n
烛火“噼啪“爆了个灯花,映得李云涛眼角的皱纹如刀刻般深刻。“是恩师王大人以全家性命作保,才将我贬到漳州。“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