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的防汛工作,一下子
人手不足的情况。尽管刘家辉几次向军委会提出,+了在进行撤离,但是军委会的回复却始终只冷冰冰的两个字“不准”
看到刘家辉在请求被拒绝之后的沮丧,这个时候许洪亮也无计可施。此时黄河的汛情已经是一天严重过一天,如果28集团军在,虽然不能保证新黄河大堤不决口,但是降低损失却没有任何问题的,这一点,许洪亮是绝对肯定的。
而且自己的这个总座几天来在黄河大堤上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不仅想尽办法筹集了大量的防汛物资。甚至在几个险要河段上,调集了三十部由于缺少备件,已经很少使用的缴获的日制汽车,准备一旦决口,控制不住的时候,将汽车推进决口处,降低洪水的流速。
但是这个调令一下,刘家辉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部白费了心血。许洪亮在内心中虽然对刘家辉在大战过后,不休整部队,而将部队拉上黄河堤坝,参与防洪的事情不以为然。但是既然刘家辉已经下了决心,出于维护主官声誉的原因,他也没有表示反对。
许洪亮和28集团军几乎所有的将劣诩认为,防洪是地方上的事情,军队在没有得到确切命令之前,不应该参与。而且军队的主要任务是作战,不是抗着沙包,去堵决口。
28集团军既然不想与地方牵扯上关系,那还是做的比较彻底为好。地方上的事情,除了军委会下令和涉及到自身的,28集团军还是不参与的为好。
实际上对于军委会之所以这么快就下调令的原因许洪亮心中也很清楚,一是,军委会不希望这么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在洪水中受到什么大的损失。二是,恐怕28集团军参与救灾和防汛,要阻挡了一些人的财路,这些人自然巴不得集团军越早调走越好。
而其他还有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就有些需要值得细细体味了。军委会之所以再三要求28集团军在预定时间之内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8页